团省委书记万闻华在全省共青团干部学习会上的讲话

20111118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刚刚结束,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全省共青团干部学习会,专题学习传达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全省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研究下一个阶段,全省共青团工作的方向和思路。昨天,三位专家分别从党代会报告总体精神的解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文化建设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党代会精神做了点评和分析,我想这三场讲座对大家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党代会精神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会上,下发了党代会的学习提纲,希望广大团干部一定要学习和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学习方式,结合工作认真研读学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是全省共青团组织的首要任务。各级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奋斗目标,结合各地、各单位工作实际和广大青年思想实际,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教育宣传活动,帮助广大青年加深对党代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把全省青年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代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这次学习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一个基本要求。

深入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党代会报告中所体现的开拓创新的精神。党代会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经验的总结,着重指出了与时俱进推进“两个率先”是江苏实现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江苏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创新,已经成为过去五年江苏所取得成就的科学注解,也成为今后发展宝贵的经验财富。因此,团省委书记室从准确把握、全面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实质的角度出发,结合全省共青团工作实际,将这次学习会的主题定为“创新发展”,具体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江苏共青团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必然要求。这次党代会的核心亮点主要表现在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主题设置,在发展方向上,指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创新驱动,更快地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发展内涵上,强调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江苏精神在新时期的引领作用。这一系列党代会传递的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创新主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全力推进全省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二是江苏共青团创新发展是省委的殷切希望。前不久,省委石泰峰书记在到团省委机关专题调研共青团工作时,代表省委提出了三点要求,“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下更大功夫,要在推进共青团工作创新上下更大功夫,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更大功夫”。石书记特别针对当前共青团对青年的影响和凝聚、团组织可能出现的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信息社会青年力量的主导作用等问题,对推进共青团工作创新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导。因此,我们要依靠创新来找准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的着力点,依靠创新来研究和解决团的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创新发展努力促进全省团工作的全面进步。三是江苏共青团创新发展符合江苏团工作实际情况。近期,团中央陆昊书记在部分省、区开展工作调研,核心要旨就是“攻坚克难、注重创新”。从我们的工作实践来看,这几年,我们围绕“整体性工作全团领先”的目标,全面实施“青春燎原计划”,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整体工作活力和成效还不够显著,特别是在切实履行好团的四项基本职能上,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不抓住时代的发展特征和青年的本质特点进行创新,优势随时可能变成劣势,工作更谈不上争先、领先和率先。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进共青团的发展。这三个方面的考虑归结于一点就是,立足于对党代会精神实质的理解,立足于省委以及团中央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立足于江苏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唯有高扬创新发展的旗帜,才能推进全省共青团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才能真正构建起全省共青团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

下面,我想就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主要谈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江苏共青团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将创新发展贯穿于共青团工作的始终

1、当前江苏共青团发展进入了同步社会发展的深度关联期。一方面,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进步,对青年的学习、生活、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和沟通、交流、聚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年获取信息、休闲娱乐、交友交流的重要途径,影响和改变着青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共青团组织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特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转变传统的行政化工作模式,更加有效地组织动员、团结凝聚、服务引导青年。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青年作为社会中需求最旺盛、思想最解放、交流最活跃的群体,其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必将深刻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利益分配格局和运行分配手段。共青团组织必须适应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新动向、新特点,针对青年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提高组织、服务、引导、维护合法权益等工作的普遍性和实效性,为党政在创新社会管理领域开展有益探索。因此,在进入同步社会发展的深度关联期这一发展特征下,更需要坚持在挑战和机遇中不断优化共青团的工作格局。

2、当前江苏共青团发展进入了承上启下的历史转接期。从近三年的全省共青团工作脉络来看,09年初开始实施的“青春燎原计划”,经历了基础年,提升年和巩固年三个完整的形态,全省共青团工作也从当初提出的力争通过35年使全省的基层团组织达到若干个好的标准的初始目标,形成了新增万余名团干部,建成团组织1万多家,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1万多家的组织建设成果,团组织的内涵不断增加,各项工作不断创新,为江苏顺利实现组织工作全团领先提供了实践指导和实现路径。可以说“青春燎原计划”的形成、推进、完善的过程就是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结合阶段性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的过程。实践证明,创新是贯穿“青春燎原计划”的主线,是推动江苏共青团工作不断前进的灵魂。我们必须坚持从具体工作实践中找准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丰富共青团的工作内涵,才能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重要政治目标。

3、当前江苏共青团发展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重要突破期。新的发展阶段,破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任务将更加迫切而艰巨。在组织建设上,随着组织格局的不断调整发展,要在量的创新上下一步要实现质的提升,实现组织活力的全面提升。在工作方式上,要适应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需求,不断调整优化整体工作布局、重点和手段,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在队伍建设上,团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能力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二、准确把握创新发展的本质内涵,以更大的力度和决心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基于对江苏共青团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总体认识和判断,我们认为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过程和动力,把发展作为创新的本源和归宿,坚持在创新的量变积累中实现发展的质变,在扬弃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新的发展。推动共青团工作发展是一项立体化、系统性的工程,实现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形成整体的创新发展体系,具体而言重点是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三个方面。

1、工作理念创新是核心。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首先就是要树立具有鲜明创新印记的工作理念,把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和建设全过程、体现在工作和建设的各个方面。一是将与时俱进作为创新的灵魂。创新发展既不是“花样翻新”,也不是“另起炉灶”,根本目的是推动工作与时代同步发展,在团工作上实现符合时代发展本质要求的开创性突破,按照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地推动共青团工作不断前进,更好地履行团的职责和职能。二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创新的核心。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源泉,脱离青年的创新就失去了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创新发展必须通过尊重和满足青年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使青年在参与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形成团工作发展和青年成长共建共享的良性互动。三是将领先率先作为创新的目标。推动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江苏精神,把创新作为争先发展的主动选择和自觉行动,瞄准创新最前沿,永争发展第一位,在工作定位上坚持“整体性工作全团领先”,在工作推进上坚持“当好全团工作的排头兵”,在工作成果上坚持“在破解全团本质性问题和挑战上率先形成经验模式”,使江苏共青团工作继续保持“领先一步、快人一拍”的发展态势,始终走在全团的前列。

2、工作内容创新是主体。工作内容和工作主题选择,一直是决定共青团履行职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根本所在。实现创新发展就是要围绕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权益四个方面,找准工作推进的创新点。一是组织工作创新。组织创新重点是确立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地位。团中央陆昊书记曾经讲过,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格局形态和具体工作路径,所谓枢纽型组织格局就是成为事物和人群相互关联的中心团体。实现建设枢纽型组织的目标,关键在于狠抓组织活力,要深刻分析青年以及各类青年组织积聚的特点,找准团组织发展壮大的驱动内核,灵活设计开展植入式共青团工作的有效方式,努力解决好团组织自转和围绕全局公转的问题。二是引导工作创新。近年来,全团在引导方面重点是抓分类引导工作,对引导的目标进行了分领域式的梳理,但是在分类引导的实现路径和载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从团中央释放的工作信号上来看,增强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适用性,是实现引导最终目标的关键。引导创新重点就是要抓文化融入和实践育人,各级团组织要对青年文化现象做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青年文化元素的植入,用青年喜欢的方式和语言,设计实践育人载体。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加强实践探索,引领型的文化实践育人活动,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比如团的主题活动、思辨型的文化活动等;认知型的文化实践育人活动,引导青年理性认知和判断个人与社会发展,比如高校的大学生实践活动、青年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活动等;服务型的文化实践育人活动,引导青年在服务社会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无锡团市委开展的“我为青年做件事”活动;活动型的文化实践育人活动,提高青年的文明素养,比如扬州团市委开展的百里毅行活动;自治型的文化实践活动,培育青年的主体意识。三是服务工作创新。近几年,我们在服务青年方面一直是抓住成才这一青年的核心需求,大力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下一步,实现服务工作创新要把工作目标转向服务能力建设,要使工作更多地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服务项目,围绕青年的微需求,开展一些微项目、微活动,通过广泛整合资源,拓展工作项目和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细致入微的工作和活动实现与青年现实需求的高度贴合。四是维权工作创新。当前,在维权工作方面,全团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思路,就是通过政策层面解决青年普遍的权益需求问题,主要工作载体就是“面对面”活动。基于我们的工作力量、工作资源的有限性与青年群体权益需求的扩大性的不对称,实现维权工作创新,要把工作中心放在尊重和维护重点群体的普遍性权益需求上,以满足重点群体普遍维权需求为支点,逐步实现青年普遍性权益需求的满足。

3、工作方法创新是支撑。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找准实现发展目标正确路径的首要前提,科学的工作方法来自实践,又有力地指导实践。实现工作方法创新,首先要学会模仿,广泛形成和应用可普遍复制的工作模式,做到先求同再求异、先仿造再创造。结合近年来的基层工作实践,我从三个层面谈谈工作方法创新。一是工作设计。要在融汇贯通中体现创新。着眼于工作的整体推进,在工作设计中实现各项工作的互融互促,集中精力和力量,抓大事、做实事,以“点”的突破实现“面”的发展。无锡团市委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好工作探索,其中很成功的工作案例就是“我们身边的好青年”,他们没有将选树“好青年”作为活动的终点,而是通过组织5千名“好青年”各提出10%的目标,10%的“好青年”开展“我为青年做一件事”活动,10%的“好青年”在周围的青年群体中探索建立团的组织等等,实现了组织、服务、引导青年工作的有机融合。要在融入对接中体现创新。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开展工作,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工作部署、工作路径上,找准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使团组织更好地服务于各个层级、领域的党政工作。镇江的“新青年”作出了非常好的榜样,他们很好地把职能部门的工作需求和团的工作职能进行了有机的对接和整合,依靠党政组织的力量和资源,有效实现了对青年的服务、凝聚、引导,拓展了团的工作领域,发挥了团的功能和作用。要在融合需求当中体现创新。抓住青年的现实需求,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联系青年、社会、市场的工作平台,以开放包容的工作方式实现对青年的有效服务。扬州团市委开展的青年百里毅行活动,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他们针对青年需求,在融合时尚文化元素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实践。二是工作推进。要在夯实基础中体现创新。通过坚实的基层组织基础,支撑顶层设计,发挥基层的作用和力量,形成工作推进的合力。比如宿迁团市委是地市团市委中人最少的,但是他们狠抓乡镇、街道组织建设,合理布局各地工作重点,因此,他们的各项工作在基层都落实得很有成效。要在特色培育中体现创新。鼓励和支持基层结合实际,寻找工作突破的重点方向,集中力量开展工作,扩大整体工作的声势和影响,实现“错位发展、整体提升”,比如,徐州的一县一品工作。要在资源整合中体现创新。把握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机理,通过广泛整合党政资源、社会资源、人才资源,为团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要素支撑,比如,苏州团市委的“12355”建设。三是工作提升。要在规范提炼中体现创新。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不懈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不断提升工作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南通的江海志愿者工作。要在普遍推广中体现创新。注重对点上的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的总结推广,形成面上整体性的工作创新实践,比如,盐城的非工团建工作。要在宣传载体中体现创新。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工作和活动的能力,在发挥其联系青年作用的同时,下大力气在运用新技术手段了解青年、影响青年、引导青年等方面加大创新实践力度,不断丰富工作的手段和载体,比如,泰州的“E网青声”青年家园。

三、全面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保障共青团创新发展的要素支撑

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一切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的创新成效,最终还是取决于团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和精神面貌。关于团干部队伍建设,我主要讲三个方面。

1、狠抓力量。一是要增加“数量”。通过持续不断地推进“青春燎原计划”,在基层工作力量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但是,从目前团干部队伍面上情况看,团市委层面,书记12人,副书记29个人,平均一个地市团委领导班子3个多人,对比江苏发展的实际情况,地市级团委的工作力量配置不算强,下一步,我们在加强协管工作方面,要下大工夫加强地市团委领导班子的力量配备;在团县委层面,104个县、市、区,书记82人,副书记133人,平均一个县级团委领导班子2.06人,希望13个地市团委,要坚持一级抓一级,与地方党政领导保持紧密沟通,切实增强县级团委的工作力量。二是要盘活“存量”。加强工作力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现有的团干部队伍要切切实实地发挥作用,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仅仅放在队伍数量的扩张上,要立足于现有团干部“动能”的激发,增强整体干部队伍的工作活力。三是要提高“质量”。当前,各级团干部队伍的来源渠道不够丰富,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储备相对不足,工作经历和阅历相对单一,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团的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带队伍”的意识,注重在工作中带,在抓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团干部的整体素质。

2、勤抓能力。一是要提高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是开展工作的第一能力,也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先决条件。要善于准确判断上级组织的工作动向,把握地方党政领导的思想关注点,注重对各类信息的超前解读,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二是要提高执行能力。在团的一些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很多的团干部在执行能力层面存在着糊、粗、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团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要提高创新能力。要坚持高标准。把工作目标定位在整体格局中的领先和创造,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要坚持广接触。注重向先进地区学习,从社会发展和青年中汲取智慧;要坚持深思考。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研究,坚持科学态度、创新热情和务实作风的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敢抓作风。一是解决“不定心”的问题。团的岗位是流动的岗位,客观上造成不少团干部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位年轻干部内在的想法和愿望,但是年轻干部在成长中更要想清楚如何追求进步、怎样实现发展。年轻干部一定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主义;有知识,但是不能本本主义;有目标,但是不能功利主义。实践已经一再证明,年轻干部的发展进步最终还是要通过工作成效和个人努力来实现,在团的工作岗位上“不定心”会影响工作,更会影响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二是解决“不用心”的问题。“不用心”在部分团干部身上表现为工作不主动、办事不用心,当官不当差、做秀不做事,情况不明了、底数不清楚等等现象。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倡导一种认真工作,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的氛围。事实上党用干部最重要的原则标准就是“德才”,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就修不好“德”,也练不出“才”;不把精力放在发展上就成不了“事”,也出不了“绩”,个人的能力业绩不增强,一味追求功利性目标,是很难实现长远发展的。三是解决“不虚心”的问题。重点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怎么看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正确看待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解决虚心的问题;一个是和谁在一起,和谁在一起从根本意义上决定了你未来发展的命运和方向。

当然从整体上看,团干部队伍还是高素质、想做事、有能力的,大部分团干部都能够紧紧围绕现在全团设计的总体目标,以最大的努力、决心和力量推动工作发展,这里所指的是部分存在问题。但是,我们一定要从带好支队伍、对党负责的高度,注意这些团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持之不懈地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同志们,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成果都是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思维创新、理论创新的结晶,希望通过这次学习会,在今后的工作实践探索中,让创新成为共青团的核心文化,融入共青团发展的血脉,成为共青团干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成为我们工作创新发展的“金钥匙”。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美好蓝图,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江苏精神,开拓创新,求实奋进,全力开启江苏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条:万闻华在2012年江苏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条:万闻华在2012年江苏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闭